客堂热线
0531-87468070

山东大灵岩寺

微信公众平台:shandongdalingyansi

新浪微博:山东大灵岩寺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大灵岩寺风景区

山东大灵岩寺微信平台

灵岩寺志
当前位置:首页 > 寺院历史 > 灵岩寺志
《灵岩志》连载一:名刹它居首 洗心出尘寰
发布时间:2018-06-05浏览次数:0


1g.jpg

 

         《灵岩志》  再版序

 

《灵岩志》作于清康熙丙子年(公元1696年),距今已297 年了。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掘历史文化遗产,开发旅游资源,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,现重新整理出版。

灵岩位于山东省长清县东南、泰山西北麓,距县械31.5 公里,北距省城济南33公里(直线距离)。位于灵岩山之阳的灵岩寺,是我国著名佛教胜地之一,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灵岩寺,历史悠久,历尽沧柒。自晋代开始即有佛事活动。苻秦永兴中(公元357年),始建佛寺。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(公元446年)遭灭法之劫,诏诛天下沙门,寺院全部被毁。北魏孝明帝正光年间(公元520〜525年),重修寺院,兴旺起来。此后,唐宋元明各代为寺院盛期。最盛时有僧侣500余人, 殿宇50余座,形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,直至清乾隆十四年, 仍有殿宇36座,亭阁18座。千佛殿内四十尊宋塑罗汉,享誉海内外,被称为“海内第一名塑”。有历代帝王针对灵岩寺的诏书二十余道。有自唐宋以来名人题诗题字刻石200余块。灵岩寺南接岱宗,北带龙洞,山围绵亘,嵯峨玮拔,峭壁如削,郁垒周环,自然景色十分优美。古有灵岩十二景。其中清帝爱新觉罗·弘历亲笔题咏的有8景,即巢鶴岩、雨花岩、甘露泉、玉锡泉、白云洞、铁袈裟、朗公石、摩顶松,每景均立碑建亭。灵岩寺众多的文物古迹和优美的自然风光,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颂。唐朝李吉甫编纂的《十道图》中,把灵岩寺与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、江苏南京的栖霞寺和湖北江陵的玉泉寺,誉为“域内四绝”。宋代人济南郡从事卞育赞道:“屈指数四绝,四绝中最幽,此景冠天下,不独奇东州。”明代学士王世贞则说:“灵岩是 泰山背最幽胜处,游泰山而不游灵岩不成游也。”清帝爱新觉 罗·弘历在灵岩寺建有行宫,他巡视江南时曾8次驻跸灵岩, 饱览灵岩风光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灵岩寺受到国家的保护而焕发出新的生机。1978年灵岩寺被列为对外开放单位;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1956年至1993年先后共投资 3500多万元修复、维修千佛殿、辟支塔、墓塔林、大雄宝殿、鼓楼、东老院、慧崇塔、御书阁,修建登山盘路。开工建设水族馆、 蝴蝶馆等10余项工程。修建并完善檀园宾馆、餐厅、综合服务楼等旅游服务设施。1994年准备恢复灵岩寺佛事活动,使灵岩寺这颗历史文化明珠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辉,以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。

为适应旅游事业的发展,我们重新整理出版了《灵岩志》 一书,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、爱护、开发灵岩寺,并以此作为来灵岩寺观光揽胜的游客们的向导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中共长清县委书记 李树山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1993年12月28日

webwxgetmsgimg.jpg


 民国时期的灵岩

 

再 版 说 明

 一、现存《灵岩志》一函四册六卷,为清康熙间长清训导马大相所编。今存两种版本,一是康熙三十五年,山东盐法道副使李兴祖序本。约刊于康熙三十五年至四十年间,竹纸本,每半页九行,每行十九字,简称“康本”。一是乾隆间刊本,未记刊行时间,文字有明显修改,增入《迟贤亭考》一文,为棉纸本,每半页九行,行二十字,筒称“乾本”。此后,未发现再有印本。

    这次点校,以“康本”为底本;以“乾本”为參校本。另外,还参考了道光本《灵岩志略》、《长清县志》以及其他有关史志资料。

二、“康本”在先,刊刻错、漏较多;“乾本”在后,多予以纠正。还有几处作了较大的删改,在校记里作了说明。《志略》的编者,在文字上作了较多的修饰,对此只出校说明,不改原文。

三、这次点校中,对异体字、避讳字、明显错刻字、假借字等,一律径改,概不出校。对于题目相同、文字差异较大的个别篇章,两文一并收入,以备读者參考。校记附于每卷之后。

四、原志只列卷数内容目录,无篇目目录。为便于读者检阅,增加了详细的篇目目录。原志的诗文作者简介,原列于题目之后,正文之前。今改列文后,加按。

五、原书竖行排列,为适应现代读者阅读,一律改为横行排列, 并用简化字。

 

孔繁信

1994年4月

webwxgetmsgimg (6).jpg

 

民国时期的灵岩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序(原序)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泰岱之麓绵亘数百里,奥室精蓝所在都有。其西北隅烟云迤逦,结成绀宇者为灵岩,相传竺法师朗公卓锡处。余自癸酉春三月,游岱岳归,一至焉。爱其林

壑幽邃,香泉白云出没松涛竹色间,访朗公石之奇,睹铁袈裟之幻,唐碑宋碣林立,摩挲久之不能去。亟向山僧借志书一观,旧志毁于兵燹,新志刻逾半未

竟,手为披阅,觉叙次稍冗蔓。因思司鹾间,燹署也无守土责,倘薄领偶暇,另为编辑,付剞劂以供游人把玩,亦成韻事, 遂携之归。

是年冬,适卧病浃旬。嗣后屡奉宪檄,捕蝗有令,缉奸有遣,以及摄署臬篆,采办军需,数年來疲形劳神,寝食都废,即欲再命巾车,续揽兹山之胜,已杳

不可得。又何暇启箧,衍发旧编,一寓目乎!余既未得竟厥志,山僧又索之迫,仍检原稿归之。

夫寺之兴废,由于地之盛衰,金碧琳宫化为沙砾,樵夫枚竖之所蹂躏,鼪鼯猿狖之所啸聚而悲吟,古来名刹沉沦湮灭者曷可胜纪。乃兹山之寺始于晋,盛于

唐,历宋元明至国朝,千百余年不废,游人车马杂沓,吟咏联翩者,数代如一日也。岂非山川有以勃其灵,而金仙默为佑助欤!是乌可以无志?

兹编虽微嫌冗蔓,然记沿革、记建置、记名胜、古迹、碑铭、诗赋、古文、辞令,阅者爽然心目,得以搜奇抉奥,一吐胸中所有,亦足传矣。独怪余纂辑未

竟厥志,山灵有知,应笑余为善不卒,而踵事增华者之难。其人又未尝不叹余频年多事,浮湛软红间,楮墨车封劳劳,且未有定,为可惜也。时康熙丙子夏

五端阳后一日,银城李兴祖慎斋氏题于历下之鹾署。


撰志人:

山东盐法道副使李兴祖、济南府知府孟光宗鉴定。

长清县知县巴柱朝参阅。教谕王弘任叙次,训导马大相编辑。

历下帏毓桐、清邑卢治已校正。

里人王昕采輯。男奉祀生资善、敦善阅梓。

寺僧永泰、普润、永持、清瑂、永禄、永昶、洪代、清震、清玉、清注、宗智、永瑞、演奇、净瑞商订。

 

分享到

@2022 大灵岩寺 all right reserved 鲁ICP备14026487号-2
鲁公网安备 37011302000386号
技术支持:开创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