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堂热线
0531-87468070

山东大灵岩寺

微信公众平台:shandongdalingyansi

新浪微博:山东大灵岩寺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大灵岩寺风景区

山东大灵岩寺微信平台

祖师法语
当前位置:首页 > 灵岩论道 > 祖师法语
德山棒、临济喝、云门饼、赵州茶
发布时间:2018-01-27浏览次数:0

灵山会上,佛陀拈花,迦叶微笑。禅法一脉传至达摩祖师,一偈:“吾本来滋土,传法救迷情。一花开五叶,结果自然成。”传颂至今。

六祖以后,禅宗发展出五家七宗,自此大鸣大放,亘古流芳。说到门庭家风,各有千秋,最为人熟悉乐道,也最能体现禅法不拘一格的有四:德山赐棒,临济四喝,云门餬饼,赵州吃茶。

 3_副本.jpg

德山宣鉴禅师

德山禅师画像,给人的感觉:衣着布满皱褶,其手持一木棒,神色严峻地盯着前方,仿佛弟子言语间如有迷惑、蒙蔽心性之处,必给予当头一棒,以使其猛然醒悟而不再言说。这种突然打断弟子思路,令其刹那间直接认清自己的方式,既是禅宗有名的“当头棒喝”。

 德山棒

德山宣鉴禅师精研佛法,尤其擅长讲解《金刚经》,故又有周金刚之称。但他对于禅宗很是不屑,于是决定要去参学龙潭崇信禅师,借此探一探禅法的究竟。最后在龙潭的指引下终于开悟,把自带的《青龙疏抄》在法堂上全部烧掉,改习禅宗。

唐代德山宣鉴禅师常以棒打为接引学人之法,形成特殊之家风,世称“德山棒”。据《五灯会元》记载:小参示众曰:“今夜不答话,问话者三十棒。”时有僧出礼拜,师便打。僧曰:“某甲话也未问,和尚因甚么打某甲?”师曰:“汝是甚么处人?”曰:“新罗人。”师曰:“未跨船舷,好与三十棒。” 

此即禅林著名的“道得也三十棒,道不得也三十棒。”的公案。另据《景德传灯录》记载:师寻常遇僧到参,多以拄杖打。临济闻之,遣侍者来参,教令:“德山若打汝,但接取拄杖,当胸一拄。”侍者到,方礼拜,师乃打,侍者接得拄杖与一拄,师归方丈。师上堂曰:“问即有过,不问又乖。”有僧出礼拜,师便打。僧曰:“某甲始礼拜,为什么便打?”师曰:“待汝开口,堪作什么?” 僧问:“凡圣相去多少?”师便喝。 

禅的宗旨即是“以心传心,不立文字”,所以德山的禅法也就不得开口言说,而以棒打点醒学人。其目的一是为了截断学人之心识活动,令彼在急遽间不假思索,得于当下见性;二是为了不许学人直接说出悟境,以免触犯自性不可说之忌讳。 

为了破除人们对经教名相的执着,德山禅师除了棒打之外,还呵佛骂祖,贬斥经教。禅师旨在提醒世人:凡有相者,皆是虚妄,纵是经典佛像,或圣或贤,既落形迹,皆属生灭,并不是正常如实之道。

4_副本.jpg 

临济义玄禅师

 临济宗的义玄禅师是临济宗的祖师,他早年在希运禅师门下习禅,因此承袭了黄檗一家严峻的禅风。临济禅师常以大声呵斥来接引弟子,所以世人称他为“临济喝”,以彰显他独特的禅教方式。

临济喝

临济禅师在黄檗禅师座下参学三年之后,向黄檗禅师参问:“如何是佛法大意?”但是三度参问,三度被打。失望之余,义玄禅师又去参大愚禅师,在其指引之下,方才明白黄檗禅师的“老婆心切”,悟出:“原来黄檗佛法无多子!”开悟之后,义玄继续留在黄檗禅师的门下学禅,并在师父的不断锤炼之下,修行功夫终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。 

义玄禅师之后住持赵州的临济院,他承袭了黄檗严峻的禅风,所创立的“三玄三要”、“四宾主”、“四照用”、“四料简”、“四喝”等峻烈的禅风,在我国禅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其中最为有名的要数他在接引学人方面惯常用的方式“喝”,形成了独有特色的“临济喝”。

《五灯会元》中记载:师谓僧曰:“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,有时一喝如踞地师子,有时一喝如探罕影草,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。汝作么生会?”僧拟议,师便喝。 

“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”。金刚王就是佛,宝剑在佛教中就是智慧。一声喝能使学者的精神境界,超越狭隘的河道,奔向澎湃纵深的大海。这就是一喝的作用。

“有时一喝如踞地狮子”,狮子是百兽之王,狮子一吼,百兽俱惊。在人们的心灵中,若能有如此威猛的一吼,那么心中的一切邪念,全都无影无踪了。

“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”,探竿即可测水之深浅,又可打草惊蛇。此为临济大师故意设置的疑阵,用以试探对方。

“有时一喝又不作一喝用”,意谓在这一喝中,同时具备诸等功用。或以说“喝”的本身并非是一种思维方式,但它却可以对人的思维进程进行干扰,即以“喝”截断来问道者的思路,脱去知解,反观自性。

1_副本.jpg

云门禅师

云门宗是禅宗五家七宗之一。以开山祖师云门文偃禅师(864-949)而得名,云门饼又作云门胡饼,韶阳糊饼,系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与某僧有关。

云门饼

云门文偃禅师,俗姓张,浙江嘉兴人。于广东乳源云门山创建了禅宗“一花开五叶”之云门宗。禅师常以各种方式接引、教化弟子,其中以“云门饼”最为有名。 

《碧岩录》中记载:僧问:“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?” 师云:“糊饼。”进云:“这个有什么交涉?”师云:“灼然有什么交涉。”  

此公案又叫做云门糊饼、云门胡饼、韶阳糊饼。文偃禅师以“糊饼”回答佛意、祖意、如何是超佛越祖之问,而绝不容以思量分别之余地,即显示超佛越祖之言,除著衣吃饭等日常生活外,别无他意,故即便是超佛越祖之谈,也不如一个糊饼吃了省些是非。

因此,当再有僧来问,师即以此意对答。如僧问:“如何是佛?”师云:“干屎橛。”僧问:“如何是尘尘三昧?”师云:“钵里饭,桶里水。”举:世尊初生下,一手指天,一手指地,周行七步,目顾四方。云:“天上天下,唯我独尊。”师曰:“我当时若见,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,贵图天下太平。”

对于求佛问祖之事,文偃禅师却认为禅悟是超越一切文字形像之事的,任何执著都是偏离,与道相去甚远。真正的修行是要靠脚踏实地生活的,而不是被束缚在妄想执著上。

 5_副本.jpg

赵州从谂禅师

赵州禅师是禅宗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大师。赵州禅师以其证悟渊深,年高德劭而享誉当时中国的南北禅林。

赵州茶

有人向赵州和尚请问佛法时,他往往不直接和他说什么,而是叫他吃茶去。

师问二新到:“上座曾到此间否?”

云:“不曾到。”

师云:“吃茶去!”

又问那一人:“曾到此间否?”

云:“曾到。”

师云:“吃茶去!”

院主问:“和尚,不曾到,教伊吃茶去,即且置;曾到,为什么教伊吃茶去?”

师云:“院主。”院主应诺。

师云:“吃茶去!”

(《指月录》卷十;《五灯会元》卷四;《古尊宿语录》卷十四)

赵州茶是赵州从谂的开悟示语。赵州从谂是南岳下三世法嗣,赵州茶警示学人学习佛法不是一个知性问题,而是一个实践问题。对禅的体验也同样如此,就像要知道茶的味道,你必须亲自去喝那茶。

 7.jpg


分享到

@2022 大灵岩寺 all right reserved 鲁ICP备14026487号-2
鲁公网安备 37011302000386号
技术支持:开创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