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堂热线
0531-87468070

山东大灵岩寺

微信公众平台:shandongdalingyansi

新浪微博:山东大灵岩寺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大灵岩寺风景区

山东大灵岩寺微信平台

灵岩简介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法讯 > 灵岩简介

古刹灵岩

济南城南六十里,有方山。古寺曰灵岩,北枕泰山余脉,南抵济南南境,东望山麓,有石曰朗公石。盖东晋开山祖师,朗公大师之遗踪也。

《神僧传》载:朗公和尚说法泰山北岩,下听者千人,石为之点头。众以告,公曰:“此山灵也,为我解化,他时涅槃,当埋于此。”传衣钵者记取,数百年后,能使一切学人,来观仰焉! 此灵岩所本来也。

 灵山一脉,自朗公开山以至于今日,时已千载。中间法运之盛衰,人才之消长,道场之兴废,若有数焉。

 迨至北魏,武帝灭佛,诛天下沙门,毁佛寺时,前之精舍,鞠为茂草矣。

 至孝明帝正光初,法定禅师始建寺,为开山第一袓。原建之寺,在今寺东北甘露泉正西。

 唐贞观初,三藏和尚陈玄奘,曾在此译经,故惠崇长老改迁今寺。宋景祐中,琼环长老,更拓广之,殿阁廊庑愈宏壮矣。

 斯山之源, 乃弘宗演教之地。灵岩高僧辈出,不绝如缕,如:晋竺僧朗、三藏和尚玄奘法师、贞观中高僧惠崇、景祐中琼环长老、大观初静照大师、皇统中宝公和尚、元初福公禅师、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紫柏尊者等。

 是以道风隆盛,龙象云奔,宝殿庄严,十方云来,故灵岩列为中国四大丛林之首。

 灵岩寺,始建于东晋,距今己有1600多年的历史。位于山东济南市西南泰山北麓长清县万德镇灵岩峪方山之阳。自东晋开始创寺,佛图澄的高足僧朗在此建寺。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(446)灭法,佛事遂废,至孝明帝正光年间(520~525)再兴。正光元年(520)法定禅师来此游方山,爱其泉石,重建寺院,逐渐兴旺。此后,唐、宋、元、明各代为寺院盛期。最盛时有僧侣500余人,殿宇50余座,形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,直至清乾隆十四年(1749),仍有殿宇36座,亭阁18座,无一不显现出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雕刻技艺。

现存殿阁、佛塔、墓塔林和方山之上证明功德龛。坐北面南,依山而建,沿山门内中轴线,依次为天王殿、钟鼓楼、大雄宝殿、五花殿、千佛殿、般若殿、御书阁等。现存殿宇多为明清形制,但保留了不少宋代构件。另有各种碑刻题记,散存于山上窟龛和殿宇院壁,共计420余宗(件)。内有唐李邕撰书《灵岩寺碑颂并序》及浮雕造像、经文,北宋蔡卞《圆通经》碑及金、元、明、清各代的铭记题刻等。

@2022 大灵岩寺 all right reserved 鲁ICP备14026487号-2
鲁公网安备 37011302000386号
技术支持:开创云